菜鸟学厨
菜鸟学厨

您现在的位置: 菜鸟学厨介绍_菜鸟学厨级别 > 菜鸟学厨食谱 > 你听到的究竟是观点还是事实原创

你听到的究竟是观点还是事实原创

发布时间:2022-4-5 17:47:29   点击数:
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 http://m.39.net/disease/yldt/bjzkbdfyy/

后台回复获取精美日历一张

生活久了,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,身边很多人出于利益或立场等原因,习惯对自我言行进行一个自圆其说的合理化过程,不论是宏观意义上的大是大非,还是生活中的鸡零狗碎。

这种思维图式概化起来,大概是这样的:先入为主地进行立论,然后画地为牢,选取那些有利于观点的佐证材料来断章取义,进行观点垒筑,甚至进行材料加工、改造。

而对于那些不利于自己观点的材料就充耳不闻,自动屏蔽。

在这种前提下生成的东西,当被进行表述时,常常打着“事实”的旗号,嵌之以“偏见”的内核。这也就是为什么,古往今来很多哲学家会提出“言语具有欺骗性”这个命题。

马可·奥勒留曾经讲过:“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,不是事实。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,不是真相。”这句话出自他的人生经典哲学著作《沉思录》。

马可·奥勒留这个人很热衷哲学研究,他于戎马之中撰就的这部《沉思录》,是他一生的自我对话,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和思悟,饱含着深沉的人生智慧。每每读到,都让我由衷赞叹!

就像这句话,它给了我们一种启迪:一定要学会分辨言语的虚实,除了调动眼、耳、嘴,还要动脑用心。正如司马光先生在《资治通鉴》中留下的警醒:“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”

真相尚且不能直观看清,陈述的、转述的言语,又怎么能直接定为事实?

有时你听到的,不过是一种主观构建的“有我之见”——“以我观物,故物皆著我之色彩”,它具有事实遮蔽性而偏离了客观。

纵览历史,像屈原、贾谊、岳飞等人,因受奸佞谗言而被处江湖之远,这是因为君主听到的是小人垒筑的观点而非事实,结果落得国家衰败。可见,要实现“明君贤相”的美政理想,分辨言语虚实是一道必过的门槛。

我们再往小了讲,就说说两千多年前赋学大家司马相如的人品争议吧。翻翻古籍,我们知道很多理学家批评他“窃才窃色”,一骂他拐跑了卓文君,二骂他抢了文君他爸卓王孙的家产,这个骂声似乎到了清代都不绝于耳。

到了现在,我们再看司马相如,就不能只传递那句骂声,而应经过一番慎重考察再来发言。

从他写成《子虚》《上林》、出使西南等就知他有才华,和卓文君两人也是通过一曲《凤求凰》结缘,文君亲见他家“家徒四壁立”仍然不悔选择,而卓王孙又爱女心切,不忍自家闺女当垆卖酒,便赠予丰厚嫁妆。

虽然《西京杂记》传闻说,司马相如后来又想纳个茂陵小妾,但文君《白头吟》一出,他便立马悔悟收心。

这样看来,对司马相如“窃才窃色”的人品定位,未免显得有失公允。

可见你听到的未必就是真的,不经过考辨就人云亦云,就会背离事实,以讹传讹。

好比综艺里的“传声筒”游戏,一个团队选出几个人,第一个人要将题板上的几句话,通过音效和动作表达演绎给队友,并依次进行传递,由最后一个人猜出题板上的话。

在这个传递过程中,由于每个人表达和理解方式不同,最终猜出的结果总是和题板内容相去甚远。

传声筒游戏这个以讹传讹的过程,正像我们有时候的所见所闻,游戏中丢失或做错的动作就好比被篡改了事实的言语,从而造成误会、生出嫌隙来,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太常见了。

人生路何其漫长,慢慢修炼吧!学着考辨言语的虚实,当一个靠谱的听众和话语传递者。

近期热文

修养不是让你拿去人前装样子的!

原创

岂限城市与山林,此心安处是吾乡

原创

生活之道:不思八九常想一二

原创

版权声明: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,

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

更多转载需求请联系腾讯儒学官方QQ。

亲近儒家文化成就君子人格投稿或合作请联系:

qq.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heigenwangguanwang.com/cnsp/16144.html

网站简介 | 发布优势 | 服务条款 | 隐私保护 | 广告合作 | 合作伙伴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地图

当前时间: